hadoop入门之namenode工作特点介绍

本文主要介绍了hadoop中namenode的工作特点,namenode在将metadata写到editlog的时候会同步到磁盘,大家参考使用吧

namenode始终在内存中保存metedata(整个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每个目录有哪些文件,每个文件有哪些分块及每个分块保存在哪个DataNode上),用于处理“读请求”(不需要修改内容)
到有“写请求”到来时,namenode会首先对metedata修改的内容写editlog到磁盘(每一次改变都会同步到磁盘。),成功返回后,才会修改内存,并且向客户端返回。客户端在写数据到每个datanode中。namenode在将metadata写到editlog的时候会同步到磁盘。

Hadoop会维护一个fsimage文件,也就是namenode中metedata的镜像,但是fsimage不会随时与namenode内存中的metedata保持一致(因为非常大),而是每隔一段时间通过合并editlog来更新内容。Secondary namenode就是用来更新fsimage的 

secondary namenode的工作流程

1.Secondary通知primary切换editlog(目的合并editlog)
2.Secondary从primary获得fsimage和editlog(通过http)
3.Secondary将fsimage载入内存,然后开始合并editlog
4.Secondary将新的fsimage发回给primary
5.Primary用新的fsimage替换旧的fsimage

什么时候checkpiont?
fs.checkpoint.period 指定两次checkpoint的最大时间间隔,默认3600秒。
fs.checkpoint.size 规定edits文件的最大值,一旦超过这个值则强制checkpoint,不管是否到达最大时间间隔。默认大小是64M。

以上就是hadoop入门之namenode工作特点介绍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0133技术站其它相关文章!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0133技术站首页 » 其他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