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View的事件分发机制

本文主要介绍了Android View的事件分发机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下吧

一.Android View框架提供了3个对事件的主要操作概念。

1、事件的分发机制,dispatchTouchEvent。主要是parent根据触摸事件的产生位置,以及child是否愿意负责处理该系列事件等状态,向其child分发事件的机制。

2、事件的拦截机制,onInterceptTouchEvent。主要是parent根据它内部的状态、或者child的状态,来把事件拦截下来,阻止其进一步传递到child的机制。

3、事件的处理机制,onTouchEvent。主要是事件序列的接受者(可以是一个View或者ViewGroup),对事件作出处理,并且向其parent传递处理结果的机制。

二.在Java中,传递计算结果,有很多种途径,这里采用的是一种适用于同步调用的方法,返回值的方法。每个机制都使用boolean类型作为其返回值,那么每个机制的每个返回值是什么含义呢。

1、事件的分发机制,dispatchTouchEvent。

 true-事件被以该节点为根节点的View树成功处理,此时该事件就算是处理完成了,事件不会再向上返还给View的父节点(把事件分发过来的那个节点)。

false-以该节点为根节点的View树种,没有一个View(包括该View)成功处理了此事件,所以事件会向上返还给View的父节点(把事件分发过来的那个节点)。

2、事件的拦截机制,onInterceptTouchEvent。主要是parent根据它内部的状态、或者child的状态,来把事件拦截下来,阻止其进一步传递到child的机制。

true-当前ViewGroup(因为View中没有该方法,而没有child的VIew也不需要有拦截机制)希望该事件不再传递给其child,而是希望自己处理。

false-当前ViewGroup不准备拦截该事件,事件正常向下分发给其child。

3、事件的处理机制,onTouchEvent。主要是事件序列的接受者(可以是一个View或者ViewGroup),对事件作出处理,并且向其parent传递处理结果的机制。

true-表示该View成功处理了该事件,该处理结果会向上通知给其parent。

false-表示该View没有成功处理该事件,那么它的parent会有机会来处理该事件(parent标记为事件序列接受者,parent 的 onTouchEvent 在 Down 事件时返回true)。

三.源代码分析

View:

1、dispatchTouchEvent:

/** 把事件分发到目标对象,因为这里是View对象,默认不含有child,所以这里他会把事件分发给自己 */

public boolean dispatchTouchEvent(MotionEvent event);

 public boolean dispatchTouchEvent(MotionEvent event){ boolean result = false; //如果有事件监听器,先让监听器处理事件。 if (mOnTouchListener.onTouch(event)) { //如果监听器成功处理了该事件,处理结果设置为true。 result = true; } //如果没有监听器,就调用自身的onTouchEvent方法来处理事件。 if (!resutlt && onTouchEvent(event)) { //如果自身的onTouchEvent成功处理事件,处理结果设置为true。 result = true; } return result; } 

ViewGroup:

1、onInterceptTouchEvent

/** 默认实现是返回false,也就是默认不拦截任何事件 */

public boolean onInterceptTouchEvent(MotionEvent ev);

2、dispatchTouchEvent

/** 根据内部拦截状态,向其child或者自己分发事件 */

public boolean dispatchTouchEvent(MotionEvent ev);

 public boolean dispatchTouchEvent(MotionEvent ev) { if (ACTION_DOWN事件 || 没有事件处理对象) { if (允许拦截事件,该标志位由child调用requestDisallowInterceptTouchEvent设置) { //查询拦截机制的结果,根据该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拦截 intercepted = onInterceptTouchEvent(ev); } else { //不允许拦截,那么不拦截 intercepted = false; } } else { //不是DOWN,并且有处理对象,允许拦截,中断事件传递 intercepted = true; } if (不取消 && 不拦截) { if (ACTION_DOWN) { //找寻接收事件序列的对象,其他事件不需要再计算事件产生对象,试想一下滑动一个ListView,当手指滑动出ListView的范围时,依然还是ListView响应后续事件。 for (遍历所有childView) { if (触摸点不在childView内部) { continue; } if (childView.dispatchTouchEvent(event)) { 保存处理该事件的View,后续事件直接传递到该View,不要重新计算; } } } if (还没有事件处理对象) { //当前View树中没找到合适的child处理对象,把事件给自己处理,View.dispatchTouchEvent()就是把事件分发给自己 super.dispatchTouchEvent(event); } else { //传递给child childView.dispatchTouchEvent(event); } } else if (拦截) { //拦截事件,把事件给自己处理,View.dispatchTouchEvent()就是把事件分发给自己 super.dispatchTouchEvent(event); } return 处理结果; } 

3、requestDisallowInterceptTouchEvent

/** 干涩parent的事件分发机制,通知parent,是否拦截后续事件,如果设置为true,parent就不会拦截该事件,不管什么状态。设置为false,parent走正常的拦截流程 */

public void requestDisallowInterceptTouchEvent(boolean disallowIntercept);

 public void requestDisallowInterceptTouchEvent(boolean disallowIntercept) { if (已经是当前要设置的状态) { // 已经处于这个状态, 假设我们的parent也是这个状态 return; } 设置该状态; // 传递给parent if (有父容器) { 设置父容器的拦截状态; } }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希望多多支持html中文网!

以上就是Android View的事件分发机制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0133技术站其它相关文章!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0133技术站首页 » 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