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上下文管理器深入讲解

Python有三大神器,一个是装饰器,一个是迭代器、生成器,最后一个就是今天文章的主角 -- 「上下文管理器」。上下文管理器在日常开发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可能有些人用到了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引子

上下文管理器是一种简化代码的有力方式,其内部也蕴含了很多Python的编程思想,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Python的上下文管理器。

大家之前都知道,使用Python打开文件的时候最好要使用with语句,因为这样就算在文件操作中出现了异常,也不会导致内存泄露

代码示例:

最简单的文件打开方式(容易导致内存泄露)

f = open("./xxx.txt") f.close()

安全的文件打开方式,虽然相对复杂但是有效

# 打开文件 f = open('file.txt') try: for line in f: # 读取文件内容 执行其他操作 # do_something... finally: # 保证关闭文件 f.close() 

我们最经常使用的文件打开方式

with open('file.txt', "r") as r: pass 

如果一个对象要用with语句,那内部要定义__enter__()方法和__exit__()方法。

以下为一个示例

class TestContext: def __init__(self, val): self.val = val def __enter__(self): print('进入enter') return self.val def __exit__(self, exc_type, exc_value, exc_tb): print("进入exit") print('exc_type: %s' % exc_type) print('exc_value: %s' % exc_value) print('exc_tb: %s' % exc_tb) with TestContext(12) as t: print("进入with内部") raise ValueError print('t: %s' % t) 

运行后结果如下图

不难看出,语句的调用顺序

先进入__enter__()中, 该方法的返回值赋值给上述代码中with后边的t。如果with下的语句出现了异常就会先执行__exit__()语句中的内容。如果没有发生异常,就在执行完毕with下方语句之后执行__exit__()语句。

概念

上下文管理协议(Context Management Protocol)

包含方法 enter() 和 exit() ,支持该协议的对象要实现这两个方法。

上下文管理器(Context Manager)

支持上下文管理协议的对象,这种对象必须实现 enter() 和 exit() 方法。

上下文管理器定义执行with语句时要建立的运行时上下文,负责执行with语句块上下文中的进入与退出操作。

通常使用with语句调用上下文管理器,也可以通过直接调用其方法来使用。

enter()

  • with语句执行时,先获取上下文管理器对象,随后调用其 enter()
  • 若有 as var 语句,则将返回值赋给变量var
  • 可以返回上下文管理器对象本身,也可以是其他相关对象

exit()

  • 带有三个参数 exc_type, exc_val, exc_tb
  • 若上下文管理器对象执行无异常,则三个参数均为 None
  • 若发生异常,则三个参数分别为 异常类型,异常值和tracback信息

到此这篇关于Python上下文管理器深入讲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Python上下文管理内容请搜索0133技术站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0133技术站!

以上就是Python上下文管理器深入讲解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0133技术站其它相关文章!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0133技术站首页 » 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