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非阻塞I/O模型之NIO相关知识总结

在了解NIO (Non-Block I/O) 非阻塞I/O模型之前,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原始的BIO(Block I/O) 阻塞I/O模型,NIO模型能够以非阻塞的方式更好的利用服务器资源,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组件说明

(1)Channel:NIO模型中的管道,管道是链接建立和通信的重要组件,我们可以理解管道是一个容器环境,我们所有的I/O的建立读取都可以在这个容器中进行

(2)Selector:NIO中的选择器,NIO是由事件驱动的,当有链接事件或者读取事件发生时,这个事件可以注册到这个选择器上,并且最终被我们检测到。

(3)SelectionKey:我们可以在Selector中进行检测是否有SelectionKey产生,并且根据这个SelectionKey中的信息判断时什么事件发生了。

代码说明

(1)开启ServerSocketChannel,并开始监听

 //初始化一个网络地址,并绑定7000端口号 InetSocketAddress inetSocketAddress = new InetSocketAddress(7000); //ServerSocketChannel.open() 方法实例化一个ServerSocketChannel对象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SocketChannel = ServerSocketChannel.open(); //serverSocketChannel绑定初始化的网络地址,并开始监听 serverSocketChannel.socket().bind(inetSocketAddress); //将这个通道设置为非阻塞的 serverSocketChannel.configureBlocking(false); 

(2)初始化选择器,并将这个选择器注册到上面的网络通道中

 //得到一个Selector对象 Selector selector = Selector.open(); //在channel上注册selector,并且告诉这个选择器初始应该监听的事件, //SelectionKey.OP_ACCEPT 为监听链接进入的事件,初始化并不监听数据读取的事件 //SelectionKey.OP_READ 事件读取事件,需要在有链接进入时,配合链接一起注册 serverSocketChannel.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ACCEPT); 

(3)主循环

 //循环等待客户端链接 while(true){ //等待1秒,1秒内没有链接事件发生,直接返回 if(selector.select(1000)==0){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等待了1秒,无连接进入"); continue; } //有事件发生,拿到集合 //selector.selectedKeys() 关注事件的集合 //通过这个可以反向获取通道 Set selectionKeys = selector.selectedKeys(); //遍历集合,使用迭代器 Iterator keyIterator = selectionKeys.iterator(); while(keyIterator.hasNext()){ //获取事件key SelectionKey key = keyIterator.next(); //根据key对应的通道发生的事件做相应的处理 if(key.isAcceptable()){ //如果是ACCEPT事件,客户端链接 //传统的accept()是阻塞的,但是在NIO中,当key.isAcceptable()方法返回true的时候,这个链接就已经存在了,所以accept()会立刻执行 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 = serverSocketChannel.accept(); socketChannel.configureBlocking(false); //将当前的socketChannel注册的selector,关注事件为READ,同时给Channel关联一个Buffer SelectionKey register = socketChannel.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ByteBuffer.allocate(128)); }else if(key.isReadable()){ //发生了READ事件 //通过key反向获取Channel SocketChannel channel = (SocketChannel)key.channel(); //获取到该channel关联的buffer ByteBuffer buffer =(ByteBuffer) key.attachment(); channel.read(buffer); System.out.println("From 客户端 :"+new String(buffer.array())); } //手动在集合中移除当前的SelectionKey否则可能会出现重复操作 keyIterator.remove(); } } 

总结

(1)使用一个事件驱动的方式,在没有事件发生的时候,服务器可以去做一些自己需要做的事。

(2)当有事件发生的时候,通过Selector去关心是什么事件。

(3)甚至不需要使用多线程,就能同时处理更多的链接请求。

(4)当然我们也可以配合多线程,来更有效的利用服务器资源,满足需求更复杂,请求更多的场景。

(5)NIO是Netty的基础,读者可以多手动编写一下NIO的实现,来更深的了解Netty。

到此这篇关于Java非阻塞I/O模型之NIO相关知识总结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Java NIO内容请搜索html中文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html中文网!

以上就是Java非阻塞I/O模型之NIO相关知识总结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0133技术站其它相关文章!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0133技术站首页 » Java